09.12 2025
近日,丹望医疗合作伙伴易慕峰生物在抗肿瘤领域顶级期刊 Molecular Therapy 发表了一一篇EpCAM靶向CAR-T产品(IMC001)治疗晚期胃癌的重磅研究论文。该项研究中极具创新性的体外疗效及安全性评估环节——患者来源类器官(PDO)与CAR-T细胞共培养部分,由丹望医疗药企研发服务平台提供核心技术支持。在这部分研究中,丹望医疗使用来自3位患者的配对肠癌类器官及肠正常类器官模型构建免疫共培养系统,对IMC001的体外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验证。
往期速览:类器官应用创新突破 | 丹望类器官数据助力实体瘤CAR-T IND中美双报获批
一、PDO-免疫共培养系统:破解实体瘤细胞治疗"毒性困局"的新型武器
本研究通过PDO-免疫共培养系统,实现肿瘤/正常类器官-CAR-T细胞3D动态互作模拟,提示IMC001存在安全窗口:
技术突破:免疫共培养体系双重验证。
PDO-免疫共培养系统,分别使用肠癌类器官与肠正常类器官实现了IMC001药效及毒性的双重验证。
关键发现:特定效靶比下,IMC001对肠正常类器官的杀伤在50%左右,而对于肿瘤类器官的杀伤接近100%。提示IMC001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杀伤能力较强,具有一定的安全窗口。对于肠正常类器官的杀伤主要由于其中含有未分化细胞,这些细胞缺乏正常组织中的细胞极性,而导致其膜上的EpCAM对于IMC001表现出一定可及性;对于缺乏正常组织结构的肠癌类器官,其细胞膜上的EpCAM可及性更高,IMC001表现出的杀伤性更强。
图1(对应论文中Figure 2).IMC001对肠癌类器官表现出比对肠正常类器官更强的杀伤效果。肠癌类器官与分化的肠正常类器官与IMC001 CAR-T细胞或Mock-T细胞共培养。(A)在Day0和Day2均进行图像采集,展示代表性图像。(B)对于来自3位患者的类器官死亡率进行数据分析。死亡率=1-(Day2的活类器官数量/Day0的活类器官数量)*100%。
二、振奋人心的临床试验结果:终末期胃癌患者的“重生”
基于临床前研究,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项目IMC001-CT03(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,ChiCTR2100047129,I期、开放标签、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)。在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期间,本项临床试验共入组12名接受过多线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。可评估的10名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,IMC001的客观缓解率(ORR)为30%,疾病控制率(DCR)为70%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mPFS)为4.5个月,中位总生存期(mOS)为8.4个月。
5号患者:从姑息治疗到根治手术的逆袭
本项临床试验中,中剂量组的5号患者被诊断为cT4a-4bN2-3M0-1,无手术指征。注射IMC001之后,第4周肿瘤缩减14%,第8周肿瘤缩减26%,第16周出现部分缓解(PR),第24周PR确认,第27周后成功接受转化手术并完成根治性切除。截止2025年4月28日,该患者在输注IMC00134.7个月后仍存活。
图2(对应论文中Figure 4).本项临床试验中5号患者的CT图像和胃镜图像显示部分缓解。CT检测结果显示,5号患者在注射IMC001后第8周腹水开始减少,在根治性手术之前(27周)已实现腹水清除(A)。胃镜检查结果显示,IMC001注射27周,肿瘤病灶退缩。
易慕峰合伙人、研发中心负责人郝瑞栋博士表示:“IMC001的早期临床研究及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不仅验证了EpCAM作为CAR-T治疗靶点的可行性,更让我们看到了其在胃癌及其他泛实体瘤治疗中的广阔前景。我们期待与国内外同行携手合作,加速推进这一创新疗法的临床转化,早日让更多患者受益。”(援引易慕峰消息)
文献速递Fang W, et al. Molecular Therapy (2025)DOI:10.1016/j.ymthe.2025.08.014(类器官免疫共培养实验由丹望医疗完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