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.10 2025
NIH政策变革:动物实验时代的落幕
2025年7月,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(NIH)宣布了一项重大政策变革:将不再为仅依赖动物实验的新研究提案提供资助。这一决定是在FDA与NIH减少动物实验研讨会上由NIH的临时项目协调、规划和战略倡议副主任Nicole Kleinstreuer博士宣布的。她指出,所有新的NIH资助机会都应纳入“新方法学”(NAMS),包括计算机建模、人工智能和“器官芯片”技术等现代替代方法。
这一政策的出台并非偶然。早在2022年,FDA现代化法案2.0就为减少动物实验铺平了道路。而此次NIH的决定,更是对传统动物实验模式的直接挑战。据统计,高达90%的通过动物实验的药物,最终因安全或有效性问题无法通过FDA审批。这一数据充分暴露了动物实验的局限性,也促使科研界寻求更精准、更可靠的替代方法。
类器官技术:NAMS中的“明星选手”
在NIH和FDA推动的“新方法学”中,类器官技术无疑是其中的“明星选手”。类器官是一种通过体外培养人体细胞构建的微型组织,能够模拟人体器官的生理和病理过程。它不仅能够提供更接近人类生理状态的研究模型,还能有效减少动物实验的使用。
(一)类器官技术的优势
1、更精准的模型:类器官由人体细胞构建,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,减少因物种差异导致的实验误差。
2、更高的可重复性:与动物实验相比,类器官技术的实验结果更具可重复性,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可靠的依据。
3、符合伦理:类器官技术避免了大量动物的痛苦和死亡,更加符合现代科研的伦理要求。
(二)类器官技术的应用
1、药物研发:类器官技术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更精准的筛选平台。通过在类器官模型上进行药物测试,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从而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。
2、疾病研究:类器官技术能够模拟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,为研究疾病机制和开发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3、个性化医疗:类器官技术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细胞构建个性化模型,为精准医疗提供支持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drugdiscoverytrends.com/nih-announces-end-to-funding-for-animal-only-studies/